钢材需求或将好转后期仍面临四大问题
时间:2015-07-15 08:37:21 浏览次数 :1321次
一是在恶性竞争加剧的环境下,钢材价格难以大幅回升。
当前,钢铁产能过剩明显,在国内钢材表观需求和粗钢产量双下降的影响下,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在加剧。同时,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仍在下降,恶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,价格竞争仍将是企业抢占市场的最有效手段。此外,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铁矿石、煤炭等钢铁生产用原燃材料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,价格正在回归过程中。但铁矿石价格极易反弹,屈秀丽建议,铁矿石已进入买方市场,供大于求局面不可逆转,进口铁矿石价格正处于合理回归状态,少买、勤买,踏准购买节奏,是降低经营风险、提高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。
二是资金紧张延续,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。
“由于银行系统严控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规模,以及钢铁企业盈利困难,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,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突出。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、亏损企业,遇到银行抽贷、限贷,经营更加困难。”屈秀丽说。融资难、融资贵的困难仍会持续,保证资金链安全是企业的首要任务。钢企关键是要做到没有现金流不生产,增加企业自身造血功能,其次,应加大降低产成品库存、处置不良资产、严控应收账款的工作力度。
三是市场竞争更加残酷,企业间分化将加剧。
目前,钢铁行业正处在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的阵痛期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受改革力度、资源禀赋、市场环境和企业条件的制约,钢铁企业之间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,低成本战略、差异化战略、独有和领先产品战略,以及由制造商向服务商的转变战略等,将是钢铁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之路。不同企业将面临生存或退出的考验。
屈秀丽指出,钢铁行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、兼并重组。同时要看到,由于钢铁企业资产规模大,人员、资金密集,对地方经济、就业稳定、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影响大,地方政府、金融机构退出意愿不强,企业退出难度大。此外,由于当前缺乏政策支持和平稳的退出渠道,淘汰落后、兼并重组异常困难,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将是痛苦和漫长的。
四是环保执法力度加大,企业后期运营压力继续加大。
今年开始执行的新环保法提高了排放标准,加大了处罚力度,促使钢铁企业普遍加大了环保投入,相应的吨钢环保运行成本增加了几十元到上百元,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。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面临减产、停产的危险。